2014年底的某月某日,不知哪條筋不對的我突然跑去跟老闆毛遂自薦:
「報告老闆,我覺得我們這次學會報告的數據不錯,可否整理發表成Paper?」
「o_O || OK啊~妳有經驗嗎?」
「報告老闆,沒有,但是我英文應該還不錯。」
「 ... ... ( ▔___▔)y-~不然妳先寫來,我們幾位醫師幫妳看看。(...年輕人)」
v( ̄︶ ̄)y
天真浪漫 傻B一個 的我當時被「重回碩士生」的青春夢想衝昏了頭,開開心心得到允許後開始收集範本—找尋參考論文,讓我這英文阿三可以東拼西湊加改寫。
開始忙碌幾個月後,「有夢最美,現實相隨」的壓力隨之而來。有寫過論文的人都知道,很多自己以為很棒的邏輯或很理所當然的表達方式,在別人看來都是狗屁不通的。所以寫完改,改完寫,是一個不斷進化 被電 的過程。其實,有人電是好事,不來電表示自己沒本事,根本引不起別人興趣的議題誰又會想浪費時間來提問呢?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公司很好心的幫菜鳥Andrea張羅了一位指導教授,這年頭身在職場還回頭找指導教授也太不容易,大家臨床業務都夠忙了,誰還有閒情逸致來收又老又菜的學生呢??本來想說自己東搞西搞出來的東西還算拿的上台面,沒想到看起來很佛心的教授拿起來一看:
「這段是什麼東西!?看不懂!!! ╰(‵□′)╯」
「報告教授,我的意思是這樣...那樣...」
「= =╬ 可是妳寫的明明是那樣...這樣...」
(都教授,可以請你指導嗎 >\\\\\<)
沒想到自己水平落後之慘重,當下已不是羞愧可形容,整篇貌似有模有樣的文章已經到了需砍掉重練的地步。於是塗塗改改,統計算算又耗了三個月,教授這次怕講的太直接傷到年輕人的玻璃心,小心奕奕的問:
「ㄜ...這邏輯還是讀起來很怪,不然要不要妳先寫中文,我們之後再來弄翻譯?」
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對方看不懂呢?追根究柢,我發現最大的阻礙是敘述的邏輯,當自己是作者時,總覺得從A衍伸到D是很通順的,因為自己實際走過這條路;但是今天若是讀者看來,A到D中間的B、C呢?整個架構看起來就是跳來跳去,毫無相關。當其中還夾雜了一些沒有數據佐證的「憑經驗談」,所得到的結論除了做實驗者本身能意會外,對專家讀者是很難接受的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跌跌撞撞有近半年,終於磨合出可以投稿的文章後,國際期刊界其實又教了我一課—作者提供極盡「客觀」的研究成果,編輯則可提供極盡「主觀」的斷然拒絕。哀~難怪老爸說投期刊像在嫁女兒(o_O),賈君不好換尹君,陳郎不喜換趙郎(女兒有那麼差嗎....Q.Q
(為什麼每個都是不心動男生 T.T)
投稿其實是環節中最耗時也最不耗時的,可以說生死一線間。有時Reject的信就像系統的auto-reply一樣,前後不到三分鐘就回來了。進入Reviewing後,有的Reviewer看的很認真;有的Reviewer感覺連看都沒看,有Reviewer一語中的,有的主題講A他批評B;有的就算Reviewer覺得賣相不錯,主編也覺得不是她的菜。尋尋覓覓,要找到一個『我看青山多嫵媚,料青山見我應如是』的對象有多難啊~~~~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還好還好,皇天不誤苦心人,再看了別人提供的學術界創新之「互聯網思維」 後,我終於找到自己的Mr.
Right了!能為文章寶寶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真的很開心,要知道臨床文章是極有時效性,一直難產的結果只會讓這個寶寶越被不待見,如今順產下來雖然磅數不多,但好歹也算是見過世面啦!!!
我出來了~~~~~~Q.Q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